随感录
看电视剧《箭在弦上》
范国强
我已多年来不愿(🧐)意看当(👿)代小说了,除了时间有限可看的(🚾)东西太多以外,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小说多不值得看。不管(📔)是(🍡)何种题材,要么情节太假,要么内容太(🔎)俗(🏝),甚或是用大量的色情描写来充斥页面。现在我不敢说会不(🚅)会越来越讨厌看电视连续剧了,其原因也是惊人的相同,许多也是瞎编,而且假得离谱。
最近耐着性子看完了反映抗日题材的《箭在弦上》这部长达数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不由我不加深上述这种感觉。
电视剧的脉络大致是这样的:承德的一家姐弟三(🏹)人,各自学得一门祖传的绝门武功箭术,在承德沦陷期间顽强地与日军周旋。那年中整个承德,仿佛整个(🎓)日军就在围着这姐弟仨转,转得晕头转向不说,还就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冷兵器硬是胜过了热兵器(🚂),而且这姐弟仨想要谁死谁就得死,被点名的鬼子或(🍜)汉奸一个个仿佛中了魔咒一般,无论躲在哪里也难免一箭封喉。我自然是极愿意这样的,但总不太相信这两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就(🚼)有这些能耐。
剧中还有两个为姐弟仨施展箭术穿针引线的人物,一个是中方的承德市工商联会长容石,另一个是日方的将军竹木纯一。容石在承德可以呼风唤雨,堪称(🔊)天马行空似的人物,日军在承德想办成一件事,必须首先(🔕)取得容石的支持和配合,而容石的支持和配合(🍼)当然都是以日军上当为结果,容石的能耐大得让人难以置信;而竹木纯一真的纯得那么可爱,那么有教养,他(📍)似乎甘愿自降身份与容石平起平坐,尽管容石有那么多(🗨)疑点暴露(❎)给竹木,竹木就(🤽)是看不(💤)出来,他对容石的信任、依赖、器重和尊重,到(🦀)了令观众也不能理解的程度。堂(📎)堂一个日本将军,其智商低得也让人不敢相信。
不合情(😧)理、不合逻辑是(🚹)这部电视剧的大病。刚看时似乎还觉得过瘾,但后来越看越假,假得屏(🕜)幕前的我们看得也不好意思。姐(🍀)弟仨的箭铗里仿佛总有永远射不完的箭,须知这箭的构造并非一般人所能制造得了的;而(🌚)钢(🐒)珠(😼)小孩仿佛天生就是个小发明家,他不仅会制造弓箭,还会制造不同形状的弓,包括防弹的马夹(🔚)。剧中的宜萱姑娘从未上过战场(🛅),初上战场就身手不凡(🚵),连杀数敌。她高兴得惊呼:“原来打仗这么容易!”我曾经拿刀杀过鸡,鸡挣扎(📘)起来,不(🤒)一定几刀能将鸡杀死。而剧中杀日军却(😖)不然(😜),弓弦响处(🕯),必定是日军倒地,没有活口。而且一箭可同时射死两人,最多的是徐锦(📳)川一箭射死五人,而且都是射(💈)中即毙,不吭一声。三支箭可以同时齐发,当(💫)然杀鬼子也应讲效率,但这效率却高得也不敢让人相信。最神奇(🦓)的是箭(🚽)上还可以(🧡)绑上手榴弹,不知这箭射不射得出去,至少总不会不偏离吧,但奇怪(🌩)的是箭的方向和力度丝毫都不会受影响。
还有神奇的是日军(🌍)的两次輺重被劫,日军每次死伤都有三四百人。抗日同盟军第一次(💬)设伏仅一人崴了脚,其他无一(🐷)伤亡。这战果我想比此后(🙇)的平型关大捷要伟大多了。那次大捷说是日军伤亡整整一千人,八路军自己伤亡六百多人。这是我们的军史资料上公布的数字,料想不会有多少水分。如果说有,那就是日军可能伤亡不足千人,否则加个(🖲)多字不算(🕧)虚报吧,八路军大概伤亡也不只六百多人,否(😌)则少个多字也不算弄假吧。如果真的是这样,两边的伤亡就几乎拉平了。但我们(🦄)不应忽略这种情况,平型关的八路军是提早设伏的,而日军是猝不及防误中埋伏的。想必八路军的战斗力绝不会比此剧中的抗日同盟军差吧,由此不难(🐅)看出此剧的胡编滥(👛)造和荒诞无稽。
国人中(💿)有不少人对日本(✡)有国仇家恨,多多消灭些日本鬼子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剧(🏐)中的竹木纯一有句自言自语:“我给足了容石的面子”。看了这样的电视剧,料想中国人(🥤)的自尊可以挽回了,面子也挣得足够了(⛹)。我们的编导给足了剧中的国人面子,也给足了观众面子。但我却不能不产生疑问:如果抗日真的像电视剧所反映的这么容易,抗日战(🦒)争还需要打八年么?
看了这部连续剧,我似乎终于懂得了,原来现在也可以用金庸写武侠小说的笔法来写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类似的电视剧(😉)还(🎥)有《敢死队》《借枪》《死亡名单》《生死线》等等。但那不是真实地还原抗日历史,而是在胡编滥造抗日“神剧”。
我(🔀)曾与一位常年写(👼)电视剧的朋友谈到电视剧的创作,他说时下的电视剧为了吸引(📫)眼球,就得配些佐料,爱情和武(⛷)打都(🌈)是绝对少不了的。现在真邪门(🤳)了,爱情只是两个(⚡)人不过瘾,而要三角恋、多人恋,最好是凡出场的美女配角,都能同时恋上男主角。而男主角必定是身边美女如云,柔肠寸断。写抗日类的电视剧呢,那就得多写些有我无敌亲快仇痛的故事(🙄),“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任意虚构,未尝不可。这样就有戏,编导们也可以神游太虚心骛八极,一(🚑)任笔头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了。
据说现在电视剧行情都在看涨,每一集都是单独论价,而(📬)且是惊人数字,主角(😟)的出场费也吓人得很。怪不得写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一个编剧接手一个剧本以后,可以募集几个写手一同来完成。只要开几个神仙会,就关在屋里让头脑风暴灵魂出窍。像这样远离生活和蓄意杜撰的东西,自然淘出来的只能是像《箭在弦上》这样的“神剧”了。
有人(🐕)认为现代人多趋浮躁,对文(🙌)学作品多不(📷)细心打磨便急(🤑)于面世,这是(🍵)一种急(🎺)功近利思想作怪。我则以为不然。我以为这应是(🆔)编导人生观和世界观上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方向不对,等于无用,甚或有害。我真想祈求那些自以为高明的编导们不要再这样下去了,求你们赶紧收笔或罢笔罢,再多出些这样的东西,不仅造成财力精力的巨大浪费,更是在糊弄观众,麻痹青年,也是在贻害民族。
( 2014• 1• 5起草—— 2017• 2• 8改毕)
更多精彩内容
电视剧《箭在弦上》正在贵州、四川、河南卫视黄金档热播,这部由金牌编剧九年打造的抗日剧在收视率一路飙升的同时也引起不小争议。女主角神乎其神的射箭绝技、转折突兀的人物行为都遭到网友(🐧)的吐槽,被封为(👪)“抗日神剧”。针对网友的质疑,编剧九年在采访中作出回应,详解对(🔳)《箭在弦上》的质(📔)疑,“很多误解其实都是开播前的断章取义。”
回应一(🤴):神奇箭法缘于多年(📖)苦练
《箭在弦上》讲述女主角徐一航在全(🤨)家遭灭(🎮)门后带领弟弟妹妹一起抗日的故(🏂)事。与以往抗日剧不同(👦)的是,徐家三姐妹是凭借一身射箭绝技来对抗日本人的枪炮。全剧第一集中(🛀),身负重伤(🐎)的徐一航面对日本人猛烈的炮火毫不退缩,依旧箭无虚发。不少观众(🎡)被这个震撼开(⏯)场吸引成为《箭在弦上》的忠实粉丝,但也(🅿)有观众质疑,徐家姐(🦐)弟的(🚐)箭(🛡)法是不是太玄了?
对此,九年解释称,《箭在弦上》中的徐氏三姐弟都是从小练箭,到故事发生的时候他们已经练了20几年了,箭术精(🎺)湛不足为奇,“其实在第一集就有很长的篇幅介绍他们(🤴)从小是怎么练射箭的,包(👞)括三姐妹各自不同的箭法,还有他们的爷爷教他们一些战术,这些都(🔤)为他们的抗(🕍)日埋下了伏笔。”剧中,三姐弟出生自武术家庭,从小的耳濡目染和实战训练都让他们在面对日本人时更加勇敢。
回应二:“拐弯箭”确有其人
虽然徐氏三姐弟的箭法几乎都达到了百发百中的境界,但《箭在弦上》中箭术最神却是他们的爷爷。这个角色虽然出场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意外中,三姐弟中徐二航被日本兵劫持,千钧一发时爷爷却不慌不忙地把(🥡)箭搭到了弓上。根据一般经验,这一箭射出去会先(🍝)射中被日本兵挡在身前的徐(🏥)二航,但意外的是,箭却拐了个弯从日本兵(💡)背后射入,堪(♑)称史上最神奇的一箭,也因此被网友吐槽“不符合物理规律”。
九年表示,在写《箭在弦上》包括(😤)全剧开拍前,作为编剧兼制作(🌱)人的他就做过考证(🚤),也询问过一些弓箭传人(👣),证实(😂)了“箭拐弯”虽然看起来不可思议,但确实有人可以做到,“这确实是一项绝技,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在戏里(🔥)我们(🚟)也交代了,徐家所有人都是射箭高手,但只有爷(📝)爷能(🎀)做到,而且爷爷练成这项绝技整整(✨)练了40年(💍)。”
回应三:二航爆发有铺垫
《箭在弦上》在开播前(🍠)就曾因为一段视频遭到众多网友吐槽。在这(🕝)段视频中,潘之琳饰演(🎨)的徐二航被日本人强奸,看似柔弱的徐二航却在几分钟之后突然爆发,十分迅速的跳起来用箭射杀(🌷)刚刚还在施暴的日本人,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这段一秒钟变女侠的情节(👅)引起许多争议,《箭在弦上》也因此被称为(😅)“抗日神剧(🛅)”。
实际(🍀)上,这段情节在(🙈)电视剧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而且(🎂)有一段非常详细的铺垫。九年表示,徐二航这个角色从小柔弱善良,因为一些心理阴(👃)影,她一直不敢也不愿意用箭杀人,“这段(😶)视频(💀)的情节就是她的一个转折,她不得不用箭保护自己,从此以后变成了一个冷血女杀手。”九年透(😛)露,剧中很多角色都(📜)有个人成长和转变,只看一段截出来的视频可能会觉得突兀,但如果观众从头看下来(🖊)就不会觉得雷(🧗)人了,“每个角色的转变都有充分的交代”。
回应四:以少胜多并非夸(🤲)张(🐺)
随着剧情展开,观众对《箭在弦上》的关注逐渐从所谓雷点转(👿)移到(⏯)故事和人物命运,徐氏姐弟的抗日传奇也赢得许多认可。不过,在几场激烈大战中,徐氏姐弟仅仅凭箭就可以射杀(💞)人数占绝对优势并且手里拿着枪的日本人还是令观众觉得略微不可信,“虽然场(👹)面(💳)很好看也很新鲜,但箭怎么能比枪快呢?”
九(😯)年解释,其实徐氏姐弟以(🌞)少胜多并不难理解(🧤),“前面交代过他们从小练(🕴)射箭,这是他们最擅长的东西,几乎是一(📁)种本能。而对方其实就是普通的(😏)士兵(🏡),枪法并不精(💌)湛。”九年表示(🙍),徐家姐弟和日本兵的对战其实很像世界冠军对付十来个未受过特(🛫)殊训练的人,“他们从(🦒)技能到实战经验,其实都是占了优势的。”